长春人民广播电台:现在,健身成为不少人每天的必修课。你知道吗?活跃在健身馆里的健身教练“水货”相当多。体育总局的报告显示,当前,在我国的健身教练从业人员中,有将近一半的人没有专业背景。有知情者介绍:“一个智商正常的人,七天里了解些基础知识,背背题库,考过国职完全没有问题。”这里提到的国职,是指健身教练职业资格证书。拿到了这个证书可以到健身房应聘健身教练了。持有国职证书和高水平能否划等号?行业规范能否仅凭一纸证书?连线本台特约评论员听听他的点评。
暗流视界:实际上健身教练职业资格的问题究其根本,还是计划经济转轨市场经济过程中的历史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国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由来已久。实际上,开始对一线工人使用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职工培训制度,用犹如流水线的方式培训技工;此外,综合性大学也在院系的过程中被大规模撤并,取而代之的是专业技术类院校丛生,专业设置被极度细化,大学毕业证相当于职业资格证书。到了1994年,更进一步开始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诞生之初是为了服务计划经济体制的,它在政府办企业,企业办社会的大政府小社会环境下如鱼得水。只看证件不看人,使得每个人犹如这部机器上的一个零件,一个工具一样严丝合缝。但当我们认识到了计划经济的低效和官僚后,我们走上了市场经济的开放之路,职业资格证书也逐渐显现出其教条和不合时宜了。
将计划经济的一些习惯做法或制度沿用到市场经济里来,在法治和监管不健全的情况下很有可能成为寻租和贪腐的温床,使得职业资格认证本身变为一种走形式,考试内容可能根本不符合职业需要或者非常简单,其根本目的只是为了收过门费,因为行政垄断决定了所有从业者都必须通过这个并不职业的职业认证才能从业。在过去民国或者建国初期,澡堂子里的搓澡、修脚、刮脸的师傅们也没有职业证书,他们是通过一代代当学徒跟着师傅学下来的,被顾客被行业认可的,经过市场洗礼证明祖师爷赏这碗饭的。他们的证书是市场的自由选择和口碑,而不是政府的一纸公文。我们欣喜地看到,自李克强总理执政以来已认识到这一问题,国务院2014年取消了149项职业资格,2015年又取消了62项职业资格今年初,国务院会议再度决定取消61项职业资格证,其中包含公路水运工程造价人员资格、考古发掘队领队资格、营林试验工、糖果工艺师、冲印师、酒店服务员等。并且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继续集中取消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
信誉不是由不懂专业的证书证明的,而是由被市场认可的企业、院校或者培训机构等非政府组织长期积累树立的。